北京:大陆创业,不想一辈子给人打工
“哎哟,雪!” 27岁的戴煜琪走下飞机,第一次看到雪,“我那天觉得特别热。我用手接着雪,就这样。”戴煜琪向中新网记者演示,他是怎么样迎接人生中的第一场雪。
那一晚,他在北京昌平过的。从机场到昌平的一路上,戴煜琪看着窗外的街道,“这不是10年前的台北吗?”2002年的北京不如戴煜琪想象中的繁华,“每个人都慢悠悠。”
看惯了台北上班族的“机车阵”,北京的“自行车”令他惊讶:“就是一个部队似的,骑脚踏车的一群。然后穿着那种军大衣、老布鞋,我们台湾人叫功夫鞋的。”
不久,戴煜琪、两个台湾同乡和一个北京人合股在昌平开了“迷你涮锅店”,地点就选在政法大学附近,紧挨着另三所高校,因为口味正宗、价格低廉、且有免费的冬瓜茶供应,生意红火,最高的日营业额曾做到五六千块。
但是,2003年3月北京“非典”爆发,“街头已经空无一人,公交车司机也剩三个人,一个司机两个售票员”,戴煜琪回忆说,原本“高朋满座”的火锅店一下子门可罗雀,“一天就做七八百。”
“迷你涮锅”创业计划就此草草收场,7月,戴煜琪撤资回了台湾。
但这短短几个月也不是毫无收获,起码在这里他找到了一生的恋人。正是她,让戴煜琪下决心,再回北京创业。